很久没看过这么长时间的单一视频了,特别是现在大脑被短视频洗礼后。断断续续分了2天看完。
好处是视频画面比较单一,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、转场、背景等等。此外内容密度也比较高,废话不多。
网上有很多总结和切片,基本覆盖了视频的内容。不想或者没有时间看原始视频的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一下也可以。
1,2:08:30开始,讨论视频内容效果分析。TIM提出内容分块化,认为“把短视频拼成长视频的长视频”受众更大,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合集,比如“明星翻车合集”、“交通事故合集”等等,把一个个几秒几十秒的视频拼成了几分钟几十分钟的视频。
起初我看到这类视频的时候,心想这不就是用来洗视频的方法么,无耻。后来看多了,确实和TIM说的一样,下不了手滑开,毕竟这些一个个的短视频都是经历过流量的洗礼,在吸引注意力方面还是很能打的。
不管因为是什么原因,罗永浩似乎没明白这是个啥,两个人不同频。
2,2:15:30开始,对AI的应用场景、AI伦理等方面问题的讨论。
似乎可以粗略地看出,AI技术的传播确实存在层级。我自己也就是个半拉子(可能都不算),谈不上有什么高人一等的水平和能力。从他们聊的内容看,对AI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认识。可能内容行业有天然的一种心理,就是我手工做的才是好的。
我的理解是,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,他们看视频只是满足某种(因人而异)需求,所以视频的画质、效果、内容、音质等等因素,不是都要达到一定的程度。所以我们才会看到,一些“粗制滥造”的视频数据非常好。而AI只要能提供某些方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,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视频创作者。
以上两点我想表达的是,即使像老罗和TIM这样优秀的人,依然有他们所不知/擅长的方面,这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特质:你必定有一些别人所不知的擅长点。
为啥我想说这个呢,我忘了是这个号还是我小号上面,之前我分享了一个软件有用的小技巧。很多人阴阳怪气的说:这个功能很久就有了,早过时了;你发这个还不如发什么打火机点火呢;你这是软广吧。最后一个我真是服了,你见过哪个没脑子的撒币公司给一个几十粉的号投广告?
平心而论,我觉得我对信息的获取,特别是和IT相关的,应该还算是比较前沿。我之所以长久没有发现那个功能,估计和我先入为主的把那个软件定性有关,以至于忽略了它的其他的用途。事实上也有很多人从那篇文章中获得了收获。
往年今天...
wpDiscu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