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要说明的是,以下内容是我大脑有了自我意识,自行根据它接收到的信息自我分析的,我已经无法控制它,自然也就不会有严谨的数字来证明公众号活跃度下降之类的。
这句话是有依据的:微信先借鉴了抖音搞了视频号;公众号新增了图文模式的发布,也就是借鉴的小红书的发布模式;还有改变了之前公众号订阅的信息流;后来增加了看一看、推荐、搜索等;最近有新增了微信中直接发布公众号的功能,有一说一,入库那么深,不会真的有人这么用吧?假如说微信各个数据都很好,必然不会借鉴这个借鉴那个的是吧。
首先,我们要找到公众号现在为什么数字这么差。必然是“稳步如兔,兔步如飙”,啊不,“文不如图,图不如表”。现在人这么懒,能看图为什么要看文字,能看视频为什么要看图。虽然我个人对现在一个10分钟的低密度信息的视频没啥好感,但敌不过人性啊。这应该是现在抖音、小红书对公众号的降维打击,和产品、运营没有关系。
其次,我们要找到公众号现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提升,毕竟视频号和小绿书都已经借鉴过来了,敌人有的我们也都有了,干就是了,who怕who啊。
上面说的微信的一堆动作,目的就是想提高公众号的活跃度。从用户方面来看这些都没问题,但是有没有考虑创作者的感受呢?据我所知,很多创作者因为推流方式的改变,本来稳定的订阅粉丝的流量少了很多;投平台所好搞标题党的号流量多了很多。为什么小红书现在风头正盛,是因为N年前的播种,现在收获了。看看现在的知乎,公众号合着就准备走这条路呗。所以,第一个做产品的建议就是:珍惜人才,关爱创作者。
1,除了新人流量扶持之外,更多的要对那些小透明的用户扶持。既然都抄(借鉴)了,那么彻底一点,学学小红书的流量机制,给普通用户多一些关怀,让他们保持发布公众号的动力。昂,这一点说的就是我这样的纯纯为爱发电的,要不是为了默默关注我的那几个粉丝,就这点阅读量狗看了都嫌弃。
2,在此基础上,把做了这么多年游戏运营的经验也拿过来啊。不知道啥意思?不会不知道当年QQ刚开始起步的时候pony马假扮女客服陪聊吧?现在大模型也已经上了,对底层的创作者善意的进行一些点赞、留言啥的,让他们感受到正反馈,基业才能长青啊。
不管是字节还是小红书还是拼多多,他们都拼了命的想通过QQ/微信找到用户的好友链,然后加以利用,比较极端的是多多。他们这么做,是因为他们没有,但是需要,同时又因为他们陌生人社交的关系,大多在app里可以设置类似“不让认识的人找到我”这样的功能。
微信可好,你的好友“AA”、“BB”点赞了这个视频。这样下去,大家以后大概只会点赞正能量视频了。啊,我不是说你们不正能量。咱就是说,就算你想这么做,也可以暗搓搓的分析了推送了然后:你有XX个好友点赞。这样我是不是好歹也得进去看看这XX个好友都赞什么了不是?
以及,学学字节,视频号一点开麻烦默认静音,球球了。公共场合突然有个声音很社死的,谢谢。
一想到辛辛苦苦码了这么多字,不说人家一字一元的稿费了,就一字一浏览都达不到,咱就说这公众号还有啥发头。
往年今天...
wpDiscuz